佛教有佛經、基督教有聖經、在伊斯蘭教有可蘭經。事實上各種宗教的經典,大部份都是由各宗教的大覺者、先知所宣講的修持的道理、法。如果朋友經常的讀經、識經、唸經、持經的話,不難發現大部份的經書基本上可以分為幾個部份:(1)這部經的源由:講述這部經典是由誰說的、介紹當時的時空背景打個比方說:【金剛經】在開頭的時候,就說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2)宣講這部經的好處、或是這部經在講些什麼、或一些修持的方法。(3)咒心:就是這部經的核心。例如:【心經】,相信朋友們對這部經是有一定的認識,經的內容,就是講述觀世音菩薩在悟證後,將這個經驗告訴舍利子(弗)的經過,也藉此傳逹祂所悟證出來的道理,最後,有一個咒:【揭諦,揭諦,般羅揭諦,般羅僧揭諦,菩提莎婆訶】(4)結行:有一些經,會講述如何持這部經,持這部經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好處。然後所有聽法的人都”歡喜奉行”事實上,各位不要以為”歡喜奉行”這四個字只是一個結尾的綴詞。其實上,這才是我們受持這部經應有的態度。不管是一部經典、一個義理、甚或是一個小事,如果你是以歡喜心去接受,在行持的時候才會獲得圓滿。讀經、識經、念經、持經有什麼分別呢?“讀經”顧名思義就是你去讀誦這部經。雖然說當我們第一次接觸這部經的時候,一定會經歷這個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必須是短暫的。也許你只是看這部經有多長、經裏的字好不好讀…嗯,我也只能說,這是一個普遍的心態,無可厚非。但是當你在決定要持某一部經的時候,你必須要有一個意念—不可以執著在這個步驟太久,甚或是直接跳過這個步驟。因為所有的經典都是文言文,對現代的大部份的人來說,讀它是有一點吃力。如果太執著於字的表相,你會一直卡在那邊,沒辦法往下一個步驟進行。不要太逞強。現代大部份的經文基本上都會有注音,這個身在台灣的我們,要感到很幸福的是,絶大部份的經文都會很貼心的在中文邊加注注音的讀音。再沒有也可以到大型一點的廟宇、佛寺,大都會有善知識印送的經書,去請一本合適自己的經書回來。一遍、兩遍、三遍,總是可以讀順來的。“識經”就是要開始了解經文的意義。我舉個先前說的—【心經】,如果我們不去了解經文所要講的核心思想,那我們永遠都無法往下走,永遠只是在讀經。事實上現在網路如此的發逹,各種經書的白話版,都可以用Google找到。當然,如果你有很深的中文底子,可以試著自己翻譯啦。為何要舉【心經】這個例子?這個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衝擊,也打破我心中的一些執念。【心經】中的”舍利子”,我很長的一段時間誤認為”舍利子”是釋迦牟尼佛的”舍利”,但是”舍利子”和下一句的【色不亦空、空不亦色】又沒有很通順的關聯。到最後,看了白話版本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舍利子”指的是”舍利弗”,再擴大一理解,原來心經是觀世音為舍利弗解譯”解脫”的意理。所以呢? 還是那句老話—不要逞強,有的時候即便是有很強的古文底子,也不見得可以完完全全的理解這些經文。方便法門大開,這些普傳的法、經,事實上流通的程度,已經不是一、二十年前的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了。現在很多的經文也都有外國語言版了,有的時候,當我們對照一下中文及英文的內容,還真的可以讓我們的腦洞大開。我再舉幾個例子:大德黃慧音居士所唱的【普門品】在英文的翻譯是【Universe Gate】另外在【慈經】所說的:在三界的眾生,三界翻成了【Whole Universe】(全宇宙)這代表什麼呢? 要我們不再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小空間裏,要放眼整個我們未知的宇宙。“念經”當我們了解經文中的義理後,我們要對經文中的關鍵章句多加的思惟。思惟什麼?思惟經中的義理思惟經中的義理對我們在生活中,對自身有什麼樣的利益思惟如何將經中的義理實踐在生活中思惟如何透過實踐經中的義理,來饒益有情眾生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我們讀了經典,就不再去思考如何實踐,那麼跟讀國小一年級國語課本第一課有什麼差別?“持經”當你了知經文中的義理、也知道實踐經文對自身的利益,更進一步決定要以經中的義理來饒益有情,就應該確實的將經中的義理實踐來,並且持之以恒。至於可以持續多久? 端看自己的”歡喜心”和”機緣”吧!經文基本上都是古先知、大覺者,在了悟大自然的脈動後實踐、傳遞,再透過身邊的弟子傳頌給後世。能夠傳遞數千年,自然是有他的道理。事實上,經文對一個修行者或賢者來說,這些普傳的法,絶對是他們實踐先知大覺”渡化”的軌跡而行持最靠譜的依據。